財經週報

「以和為貴」是錯的?華人組織該跟老子學,別跟孔子學

台灣擅長代工,創新方面為何卻落後他國?崇尚以和為貴、下屬不願發聲的文化,其實無形扼殺了創新。華人組織能如何營造心理安全感?

艾德蒙森-心理安全感-華人組織-團隊-職場-大師論壇 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    其他

民族文化底蘊,深刻左右員工的心理安全感

在福島核災獨立調查的發布會上,委員黑川清在報告序言中提到,「我們必須極為痛心地承認,這是一場『日本製造』的災難。」因為調查發現,早在2006年,就有學者警告日本的核電廠難以抵禦地震與海嘯,然而電廠高階官員刻意忽視警告,下屬也順從主管意見,選擇沉默。

黑川清直言,正是日本文化傳統中強調的反射性服從、不願質疑權威、致力堅持計劃、集體主義和島國根性,才釀成這場原先可以避免的世紀悲劇。

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劉玉雯研究心理安全感12年,認為華人社會深受儒家思想影響,重視「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」的價值,和日本一樣講究集體主義、輩份與秩序、崇尚以和為貴,員工不該以下犯上。正是如此文化,讓下屬不願發聲,不敢提出另類想法挑戰權威與衝撞體制,以致創新在無形中被扼殺。

她認為這也是為何台灣在代工方面能有卓越表現,創新方面卻落後他國的主要原因。

對此,劉玉雯提出解方,認為在講求創新創意的當代,組織應該擺脫儒家文化的框架,向道家「無為而治」的精神取經:上位者不應堅持己見、要下屬乖乖遵循就好,而是鼓勵大家發聲、廣納建言並尋求共識。

廣告

把團隊績效擺在領導者面子前

西浦國際商學院組織心理學助理教授張家齊也認為,講求分際的華人領導易好面子,擺出權威姿態,不願傾聽員工聲音。他建議,要破除自己的好面子,管理者可以自問,「我要讓我自己看起來很棒,還是讓團隊變得很棒?」

當管理者能將團隊績效擺在維持自我形象之前,就有機會破除心魔。

張家齊也建議,多數主管與下屬互動時,習慣詢問工作進度或給予指令。下次不妨從關心員工開場,例如最近上班壓力大不大?來公司這三年過得好不好?簡單的問句能夠幫助員工抒發情緒,也有機會看見更多公司營運的痛點。

【更多精彩內容,請購買《天下雜誌》770期「AI夢幻軍團出列」,單本即享免運】

(責任編輯:黃韵庭)

相關熱門主題
延伸閱讀
你可能有興趣
廣告
💚🌱統一超商引領綠色消費潮流,實踐地球永續💡🛒
最新訊息
【每日6元】AI x 編輯協作為你精選國際大事
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
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

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,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